“语同音·产交融·心相连”——旅游学院2025年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

发布时间:2025-08-10文章来源: 浏览次数:

  8月,旅游学院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团队在学工办主任苏子威,团学工作负责人张泽阳,专业课教师赵佳敏的带领下前往固始县杨岗村和大围村,面向留守儿童及村民,以“语同音·产交融·心相连”为主题,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。

  志愿者们通过推广普通话、体验乡村产业、传承红色文化、推行专业技能等方式,与当地村民和儿童建立了深厚的情感纽带,为乡村振兴注入了青春活力。



 红色铸魂,安全护航

 

  活动伊始,开会细化活动安排,开展安全教育;志愿者们参观固始县苏维埃政府遗址,重温入团誓词,感受大别山精神;夜幕降临,仍在整理教具,为活动做足准备。

方言碰撞,推普破冰

 

  村委会领导亲临活动现场,对志愿团队表示热烈欢迎,同时鼓励村里的孩子和村民们积极参与,收获知识与技能。在欢声笑语中,志愿者们通过“方言翻译官”、“平翘舌挑战赛”等趣味互动,打破语言隔阂,点燃孩子们学习普通话的热情。

鹅场劳作,甜点疗愈

  志愿者们参观并体验乡村养鹅产业,近距离感受乡村经济的活力。孩子们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小心翼翼地切着水果、挤着奶油,亲手制作香甜蛋挞。“放飞烦恼”心理疗愈中,纸飞机带着孩子们的烦恼飞向远方。

礼仪润童心,茶香载感恩

  志愿者讲解礼仪故事,现场展示了不同场景下的礼仪接待站姿、坐姿、走姿及动作细节,并手把手纠正孩子们的仪态;志愿者传授袋泡茶知识并带领手作,还引导小朋友们向长辈奉感恩茶,传递温情与传统美德。

文旅赋能,大别山精神传薪火

  志愿者结合思政教育讲解大别山精神,让小朋友上台用普通话分享理解;还带他们模拟“旅游带团”,用普通话讲解村中风景,提升表达能力与家乡热爱。

非遗点茶香,推普添雅韵

  宋代点茶技艺再现,茶盏中绘出山水画卷。志愿者们与孩子们共同触摸千年茶文化,在劳动协作中守护非遗瑰宝。

调饮绘新意,结营盼重逢

  用果汁与茶汤调配青春色彩,孩子们发挥创意制作自己的特色饮品。用礼物与拥抱定格成长瞬间,结营不是终点,而是下一次相遇的起点。

  此次旅游学院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,在学校驻杨岗村、大围村工作队和村“两委”的认真配合组织下取得圆满成功。志愿者们用热情与专业为乡村带去知识与欢乐,也收获了成长与感动。未来,旅游学院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,让爱与温暖继续传递,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!

(通讯员:张泽阳 审核:胡玲 苏子威 终审:王璐)